经纬学子 | 汪侃锜:愿以吾辈青春,捍卫盛世华夏
时间: 2021-10-01 作者: 浏览次数: 298

两年之后,面对台下清一色穿着军装的21级新生,大学生退伍军人汪侃锜会回想起自己背起行囊走出浙师大校门的那一天……



高三毕业时,他被影片《战狼2》中军人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大无畏的中国式英雄主义精神深深打动,参军的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大一入学后,尽管加入了一些学生组织,也担任班级的心理委员一职,他却时常感到迷茫。于是,参军这个选项,再一次浮上他的心头。

汪侃锜当时的班主任是吴超凡老师。提起他,吴老师表示印象很深,“他自入学初就表示有参军的志向,积极地询问学院有关入伍的事项,并做足前期准备。”吴老师还提到,那时同学们都管他叫“大黑”,黝黑的肤色和开朗的性格让同学们丝毫不意外他的参军之志。



2019911日,在金华完成一周的役前适应性训练之后,他着一身迷彩,坐上了离乡的列车,正式开启他的军旅生活。


刚到那边的时候,同乡的新兵都被分开了,

几乎没有一个认识的人,生活上的压力很大。”

对于每个人来说,离开舒适圈到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些不适应,更何况迎接汪侃锜的,还是一个他从未体验过的全封闭式的军营生活:被子要叠成一个棱角分明的“豆腐块”,床单不能有一丝褶皱,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洗好碗,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的紧急集合……每当感到压力很大的时候,他都会格外想念母亲。可一想起第一次与母亲视频通话时,母亲夺眶而出的眼泪,汪侃锜就觉得无论如何都要更坚强一些,只能往家里报喜,不能报忧。



“‘努力’和‘坚持’其实很重要……”

新兵连的专业训练中,扔手榴弹项目对汪侃锜来说是一个难点:“大家都说手臂粗的人扔手榴弹一定能扔得远,但也许是发力的问题,我一直都扔不远。”新兵连中有一位战友也因为身体素质差,在各种训练中都显得力不从心。但是他们没有选择放弃,面对各种加练、专训也没有退缩。新兵训练结束时,汪侃锜的手榴弹项目和这位战友的各项技能水平都已经符合标准。这个经历让汪侃锜认识到,任何眼前看来做不到的事,最后都会败给“努力”和“坚持”。



军人不仅仅是铁血和刀枪

我们进可冲锋陷阵,退可保境安民。”

在很多人眼中,军人代表着国家的脊梁,军人会手握枪杆,穿梭于飞机大炮、刀光剑影之中。可真实的军营生活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热血,更多的是生活中的琐碎。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结束之后,汪侃锜去到广东汕头,成为了一名警卫兵,主要工作是负责站岗和部队的勤务工作。在训练和站岗之余,扫地、除草、浇花、刷漆等琐事也是他们的日常。面对这些“杂活”,汪侃锜从来不会偷懒,总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对于他来说,“上前线冲锋陷阵的是军人,在后方保家卫国的也是军人。军人为民服务,是没有小事的”


今年9月,汪侃锜正式退伍,回到浙师大继续完成学业。

当被问及参军给他带来的变化时,汪侃锜坚定地说:“我从不后悔参军,部队生活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让我变得不再迷茫了。之后的生活,我会更加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两年军营生活的磨砺,消去了他心中的浮躁与迷茫,让他明白最珍贵的是活在当下,为自己而活。好好学习、打篮球、学吉他、玩音乐,这些都是他新生活的小目标。他还报名参加了今年的校运会男子5000米项目,预祝他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回校后,老师同学们说

 “最近一次见到汪侃锜同学,发现他的肤色更加黝黑,感受到经过历练后的他更加坚毅。希望汪同学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愿未来的他仍怀着满腔热情,在祖国的沃土上发光发热!

 ——吴超凡老师


 “最开始认识大黑是因为篮球,我们一起征战了2018年新生赛和尖峰赛,篮球让我们之间的感情变得深厚起来。知道他在部队不能用手机,所以两年来几乎没怎么联系。半个月前突然收到一条大黑发来的微信,‘我回来了,打球吗’,我十分感动。现在大黑成了我的‘学弟’,我也要在一年后毕业了。祝愿大黑在之后的大学生涯中学习顺风顺水,也别忘了打球,地环的篮球还得靠你呢!

 ——李伯尧


926日,在21级新生军训汇报表演结束之后,汪侃锜与其他大学生退伍军人一起上台接受学校的表彰。两年前携笔从戎的约定,他已圆满完成。他们站在台上,穿着一身挺阔的军装,不负青春;回以一个标准的敬礼,不负人民;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不负国家!


左二为汪侃锜


正值祖国七十二周年华诞,借此机会,汪侃锜用一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来表达自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同时,他也希望对有意向参军的同学们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希望大家不要犹豫,勇敢地迈向军营!





原创海报 | 沈相宜

文字 | 黄依琳

图片 | 汪侃锜 李昊 郭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