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新生科研宣讲会
时间: 2021-10-30 作者: 浏览次数: 226

1030日上午,我院21级新生科研宣讲会于30111教室顺利举行,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科研兴趣,提升创新能力。地理系副主任贾佳、环境科学系副教授尉小旋、城乡规划系主任陈志文应邀出席。



贾佳老师先对地理学的功能进行概括。他认为地理科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地理教育和人类认知,同时指出地理学若要取得全局性突破需要进行地学圈层革命。“地理学是一门培养综合素质的学科。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系统认识地理事物,方能加深我们对生活空间的体会与了解。”接下来,贾佳通过在新疆、雅鲁藏布江、塔吉克斯坦等地考察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地理科研工作和野外考察。真实动人的体验,妙趣横生的故事,引起在场同学热烈的反响。同时,贾佳向同学们展示了浙师地理系博士点、硕士点的设立情况,雄厚的师资力量及优秀的科研团队。



尉小旋老师立足环科专业特性具体阐述科研的实际意义,指出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阶段的发展高度。她指出,提前进行科研活动不仅可以为同学们在加分、评优等方面增色,还能摸清职业方向,从容面对大四的人生转折,更重要的是提升科研技能,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讲话最后,尉小旋鼓励同学们提前规划,加入科研组,以减轻大四学业负担。



陈志文老师以自身读诗写诗的经历为引,从四个方面着重讲述了城规专业科研素养的培养:一是明确自己的兴趣点,二是学会在生活中找课题,三是培养人文情怀及哲学科学思想模式,四是融会贯通,从别的学科观察本学科,发现新视角。最后,陈志文以国家社科基金选题、立项过程为例解读科研工作要点,并勉励同学们要勤于探索思考、学科交融。


此外,四位学生代表也分享了科研竞赛相关经验。



校党员之家代表钟相博就党建课题的特点、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方法做了相关阐述。他着重强调四点申报要求:合理控制人数,每项课题不超过六名组员;指导教师需硕士学位或中级职称以上学历;学生可跨年级、跨专业联合申报;及时填写《学生党建研究课题申报表》。此外,钟相博另就部分优秀党建课题申报书具体解析党建课题的关键点。


地政复合181班任心雨和环英181班陆佳滢分别对课题申报规范和竞赛流程做了具体讲解。



任心雨强调,选题是否恰当对于课题能否成功获得立项至关重要。针对如何选题一问,她具体提出宜小不宜大、紧跟社会热点、关照现实三个建议。此外,她还指出了论文书面化、科学化的重要意义。“平时应该多看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模仿并学习如何进行学术写作。在解释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时可以使用比喻、类比的手法将其形象化。”任心雨讲到。



陆佳滢则为学弟学妹们罗列了论文撰写步骤,包括确定导师、查阅文献确定方向、进行实验、学习数据处理软件、撰写论文、修改及投稿等,使新生对论文的撰写有了初步认识。另外,她还建议新生们关注并厘清政策和规则,合理分配时间精力。



城乡规划171班的徐铭晖就“如何做好一个科研项目”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将其总结为“三好”,即好的团队、好的领导、好的资源。一个精简且各有所长的团队十分重要,团队的成员需要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又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学长学姐的资料资源,积极询问导师。他激励同学们要敢于迈出舒适圈,不断精进,争做“科研达人”。



本次科研宣讲会帮助21级新生了解科研竞赛相关事项和自身科研规划方向,并为各位同学解答科研相关问题,成为同学们在科研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文字 | 吴子萱

图片 | 田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