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论坛 | 我院成功举办2020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环境与污染控制学术报告会
时间: 2021-10-31 作者: 浏览次数: 458

我院丽泽论坛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环境与污染控制学术报告会分为三期顺利举行,两个专业共23名研究生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展开了精彩的学术汇报,会议分别于1013日、1020日以及1027日在16幢举行。


第一期报告会


第一期报告会由我院孙彦龙老师担任点评嘉宾,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8名研究生进行学术汇报,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3D打印改性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汇报人:韩磊

汇报内容:使用3D打印技术制备分离膜,同时利用改性膜的优势来应用于油水分离,为膜分离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评价:汇报PPT做得呈现较好,表达不清晰,缺少研究方法与其它方法对比和研究成果与其它同类物质的比较,因此不能很好体现出该研究成果的优势。其中个别图做的花哨,建议颜色选择尽量协调。



《三氯乙酸在钯修饰Ni/Ni-MOFs电极上的电化学脱氯研究》

汇报人:谢欢庆

汇报内容:对电极的制备与表征、电化学脱氯实验、数据计算、XRD图谱表征和电极SEM表征等进行详细概述,并通过电极稳定性测试实验进一步说明该电极的脱氯稳定性。

评价:具有创新性,总体实验工作非常有意义,表达清晰,但是前面论述背景意义部分太多,造成重点的偏离,同时研究意义没有明确体现出来,作图标识不够统一,难以直观比较。在汇报方面讲述不够清楚明了,整体较好,希望在深度和细节方面再做进一步改进。




MBR中膜污染的关键指标》

汇报人:姚凌翔

汇报内容:将MLVSSeEPSceEPStSMPc作为污染因子,对自配污泥的特征状态进行分析,发现SMPEPSTMP的变化趋势有相关性,SMPEPS可作为检测指标,预测实际MBR系统中的TMP跃升。

评价:实验测量指标多,汇报较为自信,水样品特征没有明确展示出来,配水问题方面较为模糊,缺少解决问题方案,直接得出结论。建议分析结论,进一步优化实验。



《假单胞菌对多氯联苯的降解及基因组学研究

汇报人:周欣如

汇报内容:详细介绍了PCBs好氧降解菌的复苏培养和分离筛选流程,对其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进一步明确菌株降解PCBs的代谢途径,为挖掘具有PCBs降解性能的VBNC菌种提供了新途径。

评价:整体完整性很好,实验思路清晰、深入,也给出了相关的分析、结果都非常好,讲解流畅,实验与研究过程也很细致,日后规划也较为明确,图标都呈现了较高的水平。



《小球藻和松针的CaCo-2细胞毒性研究》

汇报人:汪川田

汇报内容:介绍了饮用水中DBPs的研究现状,通过生物方法对DPBs毒性进行综合分析,详细介绍了实验流程。

评价:讲述内容较少,未突出重点。总体实验仍处于初始阶段,实验数据不足,实验不够明确,并且

实验进程较慢,应该抓紧时间。



《氧化铁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汇报人:李莎莎

汇报内容:通过煅烧N-FeMOF前驱体然后加入TEA,通过精确控制煅烧温度,形成相互连通的多孔导电网络结构,最终获得新型非晶碳包覆的CN供掺杂Fe3O4复合材料。

评价:学术图绘画很好,整体呈现完整,日后规划明确,研究结果较好。但某些图字体大小不适宜,看不清等问题,建议以后注意。



3-溴咔唑(3-BCZ)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神经毒性研究》

汇报人:董明月

汇报内容:讲述了3-BCZ作为一种新兴的有机污染物,选用模式动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表明了它对斑马鱼胚胎产生了发育和神经毒性

评价:实验思路清晰,规划完整,毒性研究很有意义。整个过程都有自己的思考,该实验需要注意毒性,应该时刻考虑这一方面。



《单宁酸改性ZIF-8以制备纳米薄层复合纳滤膜及其性能研究》

汇报人:夏梦娇

汇报内容:将TA加入ZIF-8母液制备纳米粒子,以PVAm为聚合物晶体,ZIF-8纳米颗粒作为多孔填料,制备复合膜用于净化。

评价:演讲大方自信,但语速过快,不太容易听清楚。PPT呈现不够完整,其他方面整体都良好,能够与实际相联系。



最后老师对本次汇报进行整体总结,大家都积极认真,所研究的内容都很有意义,整体水平都较高,也收获学习了很多,希望大家能继续深入研究各自课题。经过老师的审定,评李莎莎的报告为本次优秀报告,并授予优秀报告证书。



第二期报告会


第二期丽泽论坛于1120日在16413举行,由李仁杰老师和王方园老师担任点评嘉宾,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8名研究生进行报告。



李淑钶同学分享了铈基MOF析氢析氧与超级电容器性能的研究,辛芳芳同学做了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析研究分享 ,阮奇栋同学分享过渡金属掺杂的碳纳米材料作为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徐琦同学对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唑类手性农药与细胞色素P450酶相互作用的分子作用进行研究,谢红丽同学进行了喷墨打印单宁酸改性膜提高其抗污染性能研究,李文璇同学对碳毡负载的Fe3C@CN催化剂应用于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进行了探究,胡文韬同学做了金华城区近年来大气污染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分享。最后,陈晶晶同学展示了金华地区冬季大气颗粒物载带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研究成果。


第三期报告会


第三期丽泽论坛会议于1027日在17116教室举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4名研究生以及地理环境与污染控制3名研究生,展开精彩的学术汇报,本次报告会由我院孙法迁老师和解雪峰老师担任点评嘉宾。


《复合型光催化剂WO3/ZnIn2S4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汇报人:王佳威

汇报内容:汇报了WO3WO3/ZnIn2S4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以及光催化降解实验过程,对不同的WO3WO3/ZnIn2S4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对四环素的光降解性能),并对后续工作安排进行了简述。

评价:汇报PPT制作简洁明了,但缺少对该实验设计的说明,且未呈现出该复合催化剂与其他催化剂的比较,没有点明该复合催化剂的优势。


《芳香性氨基酸类前体物形成苯醌消毒副产物的机制研究》

汇报人:吴强

汇报内容:氯化消毒实验后,通过液相色谱-质谱鉴定部分可能的中间体,阐明三种氨基酸在不同的氯化消毒条件下形成HBQs的路径。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以不同的芳香性氨基酸为前驱体,预测其在氯化消毒过程中形成的可能中间体及HBQs的形成路径。对后续工作进行简述。

评价:纯粹的三种氨基酸与次氯酸钠的反应是纯化学反应,可能存在与消毒副产物脱轨。可以加入一些实际的实验,如自来水、工业水等。此外,质谱图的精度可以该进(质荷比数值小数点后只有一位)。



《水稻根表铁膜对硫化镉纳米颗粒吸收转运的影响》

汇报人:严剑超

汇报内容:分析概况了纳米材料对植物的毒性机制和铁膜的“屏障”作用。简述了整体实验过程,Cds NPs表征谱图,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方法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汇报了下一步规划。

评价:缺少铁膜、纳米颗粒浓度的选择依据,以及环境中的实际浓度。没有从机理角度来对实验数据和现象来进行分析。



《不同水环境中微塑料对抗生素的吸收》

汇报人:李博昊

汇报内容:研究在不同pH环境的纯水中3种微塑料(详细介绍了PCBs好氧降解菌的复苏培养和分离筛选流程,对其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进一步明确菌株降解PCBs的代谢途径,为挖掘具有PCBs降解性能的VBNC菌种提供了新途径。

评价:整体完整性较好,实验思路清晰,但题目范围较为广泛,建议稍微具体一些。所选用抗生素的种类较少。



《浙江省金华市农用地重金属污染及安全利用分区》

汇报人:李文琦

汇报内容:首先介绍了当今土壤重金属存在的污染问题。其次简述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并不严重,只有部分地区存在污染,并对其现象剖析。为研究区域后续土壤治理提供了参考方向。

评价:数据处理深度不够,后续可结合模型和同位素来进行分析。风险评价部分可结合当地耕种的作物。



《环境磁学对城市土壤污染来源的指示》

汇报人:张晓晨

汇报内容:首先介绍环境磁学的概念与城市土壤污染的来源,其次阐明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仪器包括参数。重点分析了各点位的磁学参数与元素空间分布,表土元素EF值与磁学的相关性等数据图表,得出χIfχARMSIRM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趋势,并对其现象进行解释。

评价:缺少对研究地点的背景介绍。推荐选择一些特殊的参数进行表征。



《河口海岸沉积物源示踪的新方法》

汇报人:姜宝荣

汇报内容:明确研究思路,圈定潜在物源、确定判源标准以及通过比对潜在物源区与沉积区的判源指标确定物源区(所选用的对象为硅酸盐包裹体)。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酸处理后得到的沉积物磁性显著降低,最后着重分析了使用平均联接(组间)的谱系图。

评价:实验思路清晰,规划完整,总体较好。如果实验后续能有一些不一样的结果,则很有意义。其次,后续实验可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完整的定量。



最后老师对本次汇报进行整体总结,大家所研究的内容都很有意义,整体都有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也收获学习了很多。希望大家能够多看文献、多和老师交流,把研究思路由广泛到聚焦。经过老师的审定,评吴强和姜宝荣的报告为本次优秀报告,并授予优秀报告证书。



报告会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不仅大家纠正了科研路上的容易造成的思维误区,也提升了同学们的思维广度。丽泽论坛是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要汲取百家之长,学会总结,不断尝试和提升自己。


文字 | 何乾峰 陈菁菁 黄嘉慧

图片 | 何乾峰 陈菁菁 黄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