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地环学子在第三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喜获佳绩
时间: 2022-05-19 作者: 浏览次数: 378

近日,第三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结果公布,我院五名学子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斩获中学地理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据悉,本次大赛由安徽省教育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举办。大赛的比赛内容由智慧教学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三部分组成。参赛选手应合理运用智慧教学平台,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选手开展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和全过程考核评价。


一等奖

孙昊勤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我的授课原则。本节课以阿布洛哈村修路脱贫的案例为主要情境,请学生成为道路规划师,采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创设完整的交通线路考察、规划情境。新课讲授部分分为察交通大势、看沿途变化、做道路规划、攻修路困难四个环节。课堂充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呈现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通过在实物模型上呈现小组规划的线路,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同时在教学中融入脱贫攻坚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地理193 孙昊勤


二等奖

叶丹怡 戴朋勇



一段比赛,一次历练,一种成长;总结得失,反思自身,不断提高。我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与鼓励、同学们的肯定与帮助以及学生们的配合与展示。课程将一些现代教学方法(比如角色扮演、动画演示等)运用于《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的教学中,同时我会发现学生的兴趣值和参与度提高,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永远不要放弃对课堂的追求,保持敬畏之心,投入教育热情,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会继续努力前行、奋勇启航!


——地政181 叶丹怡



一堂课只有经过反复不断打磨才能成为好课,师范技能同样如此,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课程选自《流水地貌》中《河谷地貌》片段,以《长江之歌》视频片段导入,设问导学,围绕长江不同河段具有流水侵蚀地貌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新课传授环节,我以虎跳峡为例,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围绕景观特点、成因、人类活动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新知识学习后,采用快问快答的方式,探讨长江武汉段河谷地貌,实现知识迁移。最后由点及面,由静而动,归纳长江不同河段河谷形态特征及河流不同时期河谷形态特点。


——地理181 戴朋勇


三等奖

贺颖欣 任心雨



我更愿意把这次比赛定义为一次重新审视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在备赛磨课的过程里,在一次次推翻重来的过程中,虽然我很煎熬但颇有所获。一千次振翅后,离天空更近,一万次跋涉后,征途更辽远。做到多看,多学,多思,多悟,输入输出齐头并进,才能距离成为一名“专业”教师更近。


——地理182 贺颖欣



理论结合实际,利用建构主义打造活动型课堂至关重要。在本节课中,主要向同学们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营造轻松的上课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听课热情,我用“同学们是否偏食?”这个生活问题类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但课堂不能流于表面,在这节课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从生活小事做起,做一个低碳环保的合格小公民。


——地政181 任心雨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愿我院学子不断精进师范技能,涵养师范气质,向成为卓越教师的目标稳步迈进。


文字 | 蒋瑜雯

原创海报|吕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