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环学院师生在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取得佳绩
时间: 2022-08-10 作者: 浏览次数: 303

7月28日至8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在湖北省举行。我院郭浩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我院2019级徐恺恒、余昱瑶同学获卓越实践奖。

本次联合野外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地理人才的内在品质和科学精神,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36所高校200多名师生,通过各专家学者野外现场教学、“荆楚地理大讲堂”学术汇报等多元化形式,实现校与校、校与社会的优质地理学资源共享和充分交流。

实习区域的地理特征明显:北纬30度、第二三阶梯过渡带、北温带的地理环境。跨越湖北省7个地市,上溯几十亿年前震旦纪的叠层石,下至一万年前全新世的河流阶地……空间与时间在此压缩,地理要素的系统性和多样性得以充分体现。

全体师生细致考察水、土、地、气、生等自然地理要素,记录每个观察点的点位、露头、点性等信息,绘制河流阶地剖面素描图、山地垂直带谱图等地理图式,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地域研究,提升地理野外技能与素养。

联合野外实习将地理学科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利用综合思维解决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三峡大坝等工程衍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武汉山水与城市发展话长江大保护行动机制,基于神农架的生物多样性建设国家公园……借野外实习,充分彰显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本次实习有机融合地理实践与思政教育。在丹江口库区移民新村,师生实地调研,对库区现存的耕地紧缺、产业发展受限、移民民生等问题提出对应举措。在屈原故里秭归,聆听秭归县党校研究员郑承志教授探讨屈原与爱国主义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为促进师生对实习内容的深度思考,组委会设置了中期检查与闭幕汇报。我院师生与兄弟院校师生通力协作,围绕地质演化、城市发展、旅游开发等主题,分享实习所见、所闻、所思。

文字|徐恺恒、余昱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