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师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永珍主持并讲话。
王永珍领学《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并传达近期省委相关会议精神。
王永珍强调,要深刻领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在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保障,意义十分重大。
王永珍指出,要全面把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坚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作风建设的实效要让群众可感可及。坚持重点聚焦,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王永珍强调,要切实抓好开展深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落地见效。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以上率下的带头作用。注重开展学习教育同推动学院中心工作相结合,大力弘扬“六干”精神,立足各自所在的岗位,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服务师生群众。
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学习实际作交流发言。
院长林红军表示,加强作风建设需要重点把握三个关系。一要破除冗余流程,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师生精力聚焦科研教学核心;二要构建长效机制,以务实作风夯实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根基;三要处理好扩大内需与勤俭节约的关系,严控公费使用、超标接待,保障公共资源可持续发展。作风建设是提升团队执行力和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需持续深化落实。
党委副书记陆梅芳表示,学生工作者践行中央八项规定需把握三个维度。一是强化政治自觉,将作风建设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杜绝形式主义;二是构建服务闭环,组织师生学习经费使用规范,建立活动审批负面清单,畅通线上线下意见反馈渠道;三是夯实制度保障,将厉行节约融入思政教育,培养新时代合格建设者。
学院副院长于海瀛表示,科研领域作风建设须聚焦三方面。一是抓思想筑基,组织专题学习,树牢纪律意识;二是抓流程规范,严控经费使用、评奖评优等风险点,建立“学查改”闭环;三是抓机制创新,将节约理念融入思政教育,优化管理制度,以制度刚性培育新时代建设者。
纪委书记解雪峰表示,学院纪委推进作风建设需把握四要。一要坚持政治引领,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与监督执纪深度融合,建立“专项检查+数据预警”监督机制;二要突出靶向施治,聚焦科研报销、公务接待、审批服务等领域形式主义问题,完善制度闭环;三要深化标本兼治,通过廉政教育、案例警示强化纪律意识,协同党委构建“党性教育+风险防控”责任链条;四要锻造过硬队伍,以清正执纪、规范用权的示范效应,带动全院形成崇廉尚实新风。
地理系教师党支部组织委员曾蒙秀表示,作为高校教师,应主动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实践,强化纪律意识和党性修养,以个人作风转变助力集体发展。作风建设不分职务层级,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在职业操守、经费使用等环节严守规范,共同构建清正务实的育人环境,为国家发展夯实基础。
地理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虞超越表示,学生党支部推进作风建设需推进三个举措:一是建立制度规范,将八项规定融入网格化管理,设立党员监督岗;二是立足本支部地理师范专业特点,通过优秀教师案例,强化师德养成与务实作风培育;三是构建动态评估体系,将课堂考勤、志愿服务等行为规范纳入党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