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特辑 | 第七届地环学院校友博士论坛顺利举办
时间: 2025-04-21 作者: 浏览次数: 19

为献礼浙江师范大学69周年校庆,418日,第七届地环学院校友博士论坛成功举办。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陈剑舜、武汉大学刘治华、中山大学徐凯及上海交通大学孔宁四位校友博士云聚浙师,为我院研究生线上倾情分享他们的求学经历与科研心得,干货满满。


分享环节

01陈剑舜(南京师范大学)



分享会上,陈剑舜深刻诠释“厚积薄发”的学术精神。他建议学弟学妹在科研起步阶段应广泛涉猎文献,精准定位研究兴趣点,并强调实践操作与掌握专业软件的重要性。他还分享了高效沟通与团队协作的经验,并建议通过体育锻炼和规律作息来应对学术挫折,保持思维活力。针对有意深造的同学,他提出了结合兴趣与院校优势选择导师,提前联系并多发表文章的实用建议。


02刘治华(武汉大学)



刘治华针对读研心态进行分享,他强调考博需兼具科研热情与抗压能力,提前规划尤为重要。他将“平衡”视为读博阶段的核心课题,建议明确工作优先级,定期梳理成果与问题,避免陷入无序忙碌。刘学长特别指出,学术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培养课题外的兴趣爱好,不仅能注入思维新活力,还有助于形成可持续的学术生活态度。


03徐凯(中山大学)



徐凯结合自身份享读博经验。他认为夯实科研基础是首要条件,需构建系统研究内容以形成差异化优势,同时提前培养抗压和独立科研能力。徐学长详细介绍申请材料的要点,进一步分析面试考核的三大关键点:英语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科研成果展示,并建议准备20分钟左右的科研汇报PPT,保持自信从容的表达风格。


04孔宁(上海交通大学)



孔宁从三个维度深度剖析读博要点:一是考博申请技巧,需规范完整申请材料,重视研究方向与导师的对口性。二是科研经验分享,包括制定科学可行的实验计划、数据处理技巧、论文逻辑与格式规范。三是读研的注意事项,他建议大家多调研文献、多学习技术、多实践操作,在开放协作中培养独立意识,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勉励大家明确目标、坚定前行。


恰逢浙师69周年华诞,四位博士校友的经验分享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学弟学妹的学术之路。他们的成长故事不仅传承母校精神,也激励着新一代地环学子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