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24级硕士研究生吴楠楠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evealing the nonlinear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cological resilience using the XGBoost-SHAP model: Evidence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China(基于XGBoost-SHAP模型揭示环境规制对生态韧性的非线性影响——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证据)”的研究论文,尹上岗副教授为通讯作者。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顶级期刊(中科院1区TOP,IF=9.8)。我院硕士研究生周怡静、张长淦及北京大学龚海波博士为论文共同作者,浙江师范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
研究认为环境规制是实现环境目标和管理环境风险的关键手段,但其对城市生态韧性的具体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文章基于2010-2022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包括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的生态韧性综合评价体系,揭示2010-2022年长三角地区生态韧性的时空演化规律,并运用XGBoost-SHAP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对生态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生态韧性水平从0.5186上升至0.6285,浙江、安徽南部、江苏中部和南部的生态韧性水平相对较高。影响效应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生态韧性的贡献率为12.5%,且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当环境规制指数超过0.8%时,其对生态韧性的正向作用开始显现并显著增加。进一步的交互作用分析表明,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城镇发展、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协同效应显著促进生态韧性的提升。研究为理解环境规制对生态韧性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并为政策制定者优化环境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图1 研究框架
图2 SHAP特征摘要图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123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3YJCZH28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CLQ24D010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5NDJC056YBMS)和金华市公益性技术应用项目(2023-4-029)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