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组织召开全省流域环境数智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推进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以及实验室、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办公室等相关老师参加会议。
会议聚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组建、建设任务开展以及经费使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经认真讨论,初步拟定邀请流域生态、环境监测、污染环境治理与修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13位权威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这些专家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密围绕实验室的战略定位、研究方向以及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为流域环境数智化监测与精准治理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方案,助力实验室在专业领域实现精准发力与高质量发展。
建设任务推进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根据实验室申报时设定的3年目标和5 - 10年中长期目标,结合中央引导资金的年度任务指标,会议讨论了实验室三大研究任务的建设方案,提出设立开放基金、与合作单位加强在流域智能感知和流域环境数字孪生系统构建等方面的技术共享等具体推进方案。同时讨论了实验室场地宣传材料更新等事宜。
接下来,实验室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尽快筹备召开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加快落实开放课题申报、仪器采购、宣传更新等各项工作,并严格遵循相关财务制度和规范,确保经费使用公开透明、合理高效,推动实验室高效有序运行。
此次推进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省流域环境数智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这不仅体现了学院对实验室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更彰显了其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从“单点突破”向“全域智治”跃升的战略眼光和坚定信念。未来,实验室有望在流域环境数智监测与修复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