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挑战关卡至
而梦想永不灭
她一步一个脚印打怪升级
终推免至浙江工业大学
她便是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0级城乡规划专业
吴梦珍
省政府奖学金
校一等奖学金
首届全国大学生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首届浙江省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校五好学生
“吴”设限,不青春
自身装备get
手机屏幕亮起,吴梦珍被告知通过了浙江工业大学的推免,一颗心又惊又喜猛地一揪,不免回想起自己曾徘徊于就业与深造的岔路口,在这场未来选择的心理博弈中,她对自己说,“总觉得如果我是一块海绵,还可以再吸收一点”,于是怀着这份“继续吸收”的韧性与上进之心,她选择了读研深造的道路。
吴梦珍的推免待录取通知
“我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优势”,谈及自身长处,她谦逊地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幸运。但幸运看似是偶然的馈赠,机会总青睐时刻准备的人。对自身价值的深刻认知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让她拥有选择的底气。在日常学习中她注重掌握基础。城乡规划理论知识不足?课堂紧跟老师思维,积极进行提问式思考——刨根究底,全面分析,思考后仍有疑惑再和老师同学交流,进一步学习以加深印象;课余重新浏览大学的教材,研读专业文献进行自学,通过讲座、推文及网络资源等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电脑制图不够完美?一遍又一遍请教老师、与同学讨论或上网搜索,并在实践中一步步熟悉各种制图软件,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大学五年,吴梦珍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从未颓废懈怠。细数“校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全国低碳循环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头衔或经历,能发现这份轻描淡写的“运气”背后是持之以恒的付出与脚踏实地的努力。在毕业实习期间,吴梦珍在公司中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次的项目,积极参加讨论,分析项目背景并提出策略。与校园学习不同的是,她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了财务平衡在社会项目中的重要性,而这恰是在学校学习中较少关注的。此外,她也领悟到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在面对社会项目实践仍有待提高,民众诉求的多样也让方案难以平衡兼顾,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保研让她有机会去更高的学府寻找新的答案。
“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相信坚持和努力会有回报。”没有波涛汹涌的故事,在静水流深中,一切水到渠成。
吴梦珍在公司实习
“梦”所至,素履往
科研技能+1+1+1
在激烈的保研竞争中,横亘在吴梦珍面前的不只是有形的阻碍,更多的是无形的高峰。她所在专业保研面试内容开放、然要求颇高,准备面试时,她发现自己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平衡方面知识不足,而对综合知识的理解、记忆与全面分析则是更大的挑战。面对焦虑,她有着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不做情绪的奴隶,避免陷入消极的泥沼”是她时刻谨记的信条。她冷静下来理清思路,分析焦虑的根源,最后回归到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中。重新梳理专业教材,每日研读前沿文献,学习新加坡城市建设案例,向老师同学请教,以积极的心态接受现实,以刻苦的努力填补缺陷。面试时,她凭借积累的案例和思考,从多方面条理清晰地作答,最终成功推免。
吴梦珍的部分笔记
她直面焦虑、全面分析自身优劣,认识到绩点排名并不占优,而积极参与科研是她的亮点——如参与研究校园建筑联通课题,从实地观察到方案撰写,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成长的最佳途径。在实习经历中,她体会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差距,学校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社会则更加复杂多变,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项目的推进。因此,她不断积累应对各种变量的解决方案,持续拓展在科研及管理方面的学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若把每一段科研经历都比作一座小山,回头看,她已翻过错落群峰。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形态与性质的建筑被动式节能策略探索——以衢州市岭洋乡为例》项目中,尽管岭洋乡位于山区,交通相当不便,吴梦珍所在团队仍迎难而上。项目成员坚持在不同时段采集古民居光照数据,研究总结庭院式布局的巧思——长方形朝南庭院在采光分析中脱颖而出,其冬季能够引阳光直射入内并反射至深处,夏季则能有效减少阳光直射,此外,门窗位置与大小也有门道,高窗位设计不仅在冬季更保暖且有助于庭院通风。暑气闷热,尘埃飞扬,他们爬上屋顶,观察出30°- 45°的屋顶坡度更利于排水与通风,墙体隐蔽、通风孔洞依房间功能分布,能够和门窗构建有效通风系统。吴梦珍与团队成员创新运用建筑空间构成法,结合古民居形态与材料性质,考量地域因素,深入剖析其采光、通风、保暖、排水的被动式节能策略。
在多个科研项目中参与实地调研、文本撰写、图表制作等工作,她的科研能力大幅度提升,课外理论学习和拓展让她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科研让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对我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到访岭洋乡、嘉兴城市驿站多地考察
同行者,“珍”可贵
相伴通关Win!
翻山越岭的路上,少不了与良师益友的陪伴。社会调研竞赛期间,吴梦珍首次正式参与系统化的“项目推进”流程:项目伊始,她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各抒己见;撰写文稿时,他们反复斟酌,精益求精。不仅如此,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她同小组成员一起,积极参与专业前沿讲座,针对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吴梦珍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也收获了宝贵的团队经验。
保研之初,吴梦珍有些犹豫,这时班主任主动找到了她。班主任不仅鼓励她勇敢尝试报名,还推荐了一系列权威的保研资讯公众号,为她提供了丰富而清晰的信息获取渠道。在预推免报名阶段,她就专业方向相关等问题向老师多次请教,老师们一一耐心解答,助力她明确方向。吴梦珍提到,父母的理解和鼓励亦让她倍感温暖,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为保研而努力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家人总能毫无保留地给予她最大的支持。
在保研的准备过程中,同班同学也给予了吴梦珍很大的帮助。他们分享保研流程的详细内容、提供关键的专业复习资料,让她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重要信息。平日里,吴梦珍也经常和师长朋友交流,每当遇到困惑,他们总能给她提供实用的建议,让她能够迅速调整状态,在困惑时迅速理清思绪,有条不紊地投入到准备工作中,最大程度消解浮躁情绪。她还向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请教,了解就业和读研两种不同选择的发展路径与发展状态。同时,专业老师也给予了她宝贵的指导:“保研并非上岸即终点,未来三年需全身心投入。”这句话让吴梦珍冷静下来思考,她开始审慎权衡读研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当前就业环境、个人认知提升空间、读研所需学费、自我成长等。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吴梦珍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勇敢一试。“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机遇自会如春风拂面。”铭记师友恩泽,她感谢身后的群岛。
打败“研途”终极Boss
=正确方向+辛勤汗水+师友相助
“风景在沿途,背后有阳光”,吴梦珍想把这句话送给初入大学的自己,也送给所有的学弟学妹。深造没有终点,相比“上岸”这个结果,令她印象更为深刻的是“路上的风景”。“会当凌绝顶”后,方才知晓每一段经历、每一次起落都汇聚成台阶,终问鼎山巅。
下一程,春和景明。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活中,她将化身“吸不饱的海绵”,扎根深厚的学识土壤,为开花默默积蓄力量。
奋楫笃行,跬步不休
过往副本已然通关
崭新征程即将开启
行走在热爱与积淀之间
她会带着自己的初心和理想
接续一路过关斩将
待到来年三月春
迎风花开满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