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新理念,提升初中社会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2024年9月26日——2025年6月30日,杭州拱墅区开展了“三新”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师基于学科实践的教学策略提升班(初中,高级,90学时)培训活动。
9月26日下午,今天是面授培训第一天,学员们按时报到参加培训。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教育学会中学学科教学分会会长,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科学教研员王耀村在桃源中学作《新课标,新教材解读》专题讲座。强调了科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和新课标释放的七大信号;突出了以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讨了新课标下如何用“旧教材”实现新教学。学员们认真听课,培训效果很好。
在“三新”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应如何更新和提升教学策略,10月10日下午,在景成实验学校,陈苍鹏老师作《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分享,叶思雨老师作《八年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分享,为参训教师打开了新的思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0月17日下午汤浩哲老师、崔乐怡老师在文晖中学作《像工程师那样实践》主题讲座。结合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实践的案例展开,提出教师要通过多维度渗透,帮助学生在科学教育中逐步建立工程师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之后胡家琪老师作《stem教学设计点评》专题讲座,用具体的stem教学设计案例向参训教师解读了该类教学设计的重点评估内容,如跨学科的融合性、实践导向、学生参与深度、教学资源适配性等,使参训教师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能受益匪浅。
为丰富“三新”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实践,慧澜中学、文晖中学、桃源中学于10月24日下午开展了实验调演观摩活动,大关中学于10月31日下午实验调演观摩活动,演示教师们,结合实践性、互动性与教育目标作了充足的准备,展示了多角度新颖的实验调演,既增长了专业技能,又关注了创新拓展。
为推动科学教育实践,12月7日上午,舟山南海教育集团校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可泽老师作《探寻生活中的科学与工程实践》专题讲座分享经验,诠释“万物皆可研究”理念,强调科学教育应扎根生活实践。强调科学教育从现象观察、问题提出到动手验证的全过程,为创新教育注入新思路。
7日下午,金可泽老师继续以《新时期科学创新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为主题分享经验,以生动案例和前瞻视角,深入解读科学创新课堂的核心要义。其提出的"生活化探究""跨学科融合"等创新理念,为科学教育注入新活力,展现了教育改革的新智慧,获得与会教师的高度赞誉。
为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有2月12日陈鹏老师在慧澜中学开展《初三复习教学展示+复习教学中落实学科实践》专题讲座,通过课例示范与理论解析,生动呈现“分层递进”“情境化实践”等实践策略,为在场教师奉上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思想盛宴。
为了推动科学教育从知识碎片化向素养结构化转型,12月21日上午张银惠老师作《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主题讲座。为教师提供“概念提取-情境创设-评价一体化”的完整路径,助力课堂从“教知识”转向“育素养”,激活了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帮助参训教师深入实践大单元整体教学。
为了深化技术与工程实践在科学教育中的融合,孟湘莲老师于12月21日下午在《例析指向技术与工程实践的初中科学教学》讲座中,孟湘莲老师在讲座中指出,科学教育要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创造,像艺术家一样想象。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整合思维和过程思维。引导学生在主题式、项目式的跨学科活动中体验、探究、实验,体悟劳动精神、钻研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技术与工程素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剖析。学员们学习认真,培训效果很好。
1月2日下午,金京生老师作《基于科学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评》主题讲座,强调核心概念在科学学科中的重要作用,系统阐释如何提炼核心概念、设计评价任务,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呈现了从课标解读到课堂落地的实践路径,助力教师构建以核心概念为统领的科学教学新样态。
3月13日下午,杨封友老师在新天地实验学校开展了拱墅区初中科学新教材、新中考、新实践的教材解读培训,重点强调了强化核心概念的跨学科整合,减少碎片化知识点。同时也提出要新增生活化案例,注重从真实情境引入科学原理。
为了提升“三新”背景下教师解题析题能力与教学实效性,拱墅区开办区初中科学教师解题析题比赛,通过限时解题、说题展示等环节,考察教师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迁移能力。该比赛为参赛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助力教师精准把握中考命题趋势,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4月3日下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教学展示》主题讲座在胜蓝中学开展。于浙园、叶卸麟老师通过课例展示,呈现高效复习策略,并解析近三年中考命题规律。提供了可复制的复习课范式,助力精准把握备考方向,提升复习课堂实效。
为打开“三新”背景下科学学科教学实践的新思路,助力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4月10日下午,姚雪飞老师于杭州慧澜中学作《学科实践实施与评价》专题讲座。通过典型案例,系统讲解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法与多元评价策略。
5月15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星澜中学开展了初中科学中考复习教学展示。科学一线教师们选取典型课题,结合真题解析与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展示了初中科学中考高效复习课例示范。
5月22日下午桃园中学也进行了初中科学七八年级展示课活动。教师们展示了“三新”背景下多样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课堂,丰富了初中科学学科教学实践。
6月28日上午董爱敏老师作《新课标,新教学,新教研的思考--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提升教研评的实践》专题讲座,分享了“三新”背景下关于教学评价、一体化提升科学教学的思考。在上午四个小时中,董老师着重强调“教学评一致性”,让我们认识到“评价先于设计”的重要,通过评价了解学生,进而指导教学。并展示了她的教学评一体化的科学教学课堂实践。继而提出由于教育价值观的变革推动教育知识观的变革,即让探究与创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创造着长大。为高效科学育人的科学学科教学探索注入强大动力,课堂实例也启发着参会教师更加深入的探索。
为了提升科学教学中的思维培养能力,6月28日下午,陈建姣老师作《指向思维发展的科学教学》专题讲座。讲座围绕问题驱动、实验探究、逻辑建构三大核心,结合课例解析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高阶思维。活动为参会教师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与实践工具,助力课堂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发展。
6月29日上午,黄建林老师为参会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三新”背景下初中科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的精彩讲座。黄教授深入解读了“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背景下科学教学的新要求,强调跨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其次,他结合初中科学教材,详细介绍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策略,包括主题选取、目标设定和评价体系构建;最后,黄教授通过生动案例,展示了项目化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
29日下午,黄老师又以《技术赋能的初中科学实验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为主题作专题讲座,围绕技术赋能科学实验展开研讨,重点讲解了数字化实验工具的应用、实验教学创新设计及实践案例,为教师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提供了新思路。黄老师切实可行的跨学科教学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行动指南,6月30日上午蔡志良老师开展《铸就立德树人的师德之魂》专题讲座,强调新时代教师需内外兼修德性,以言行示范引领学生成长。讲座通过案例解析师德实践路径,助力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夯实教育根基。
30日下午王永珍老师作专题学习会,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讲座强调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实践,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强调师德养成,师能提升,引发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
在此次培训活动中,各位专家教学经验丰富,教研成果突出,强大的专家团队保障了本次培训的质量。系列讲座为初中科学教学注入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助力课堂提质增效,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得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