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滕佳恒副教授在在《Water Research》发表膜污染控制新成果
时间: 2025-09-07 作者: 浏览次数: 10

   近日,我院膜法团队滕佳恒副教授在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Multiscale thermodynamic insights into membrane fouling control by biochar-activated peroxymonosulfate pretreatment: Synergy of oxidation and adsorption”(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氢钾预处理控制膜污染的多尺度热力学机制:氧化与吸附的协同效应)。该期刊为自然指数源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2.4。硕士研究生谢铭静为论文第一作者,滕佳恒副教授和林红军教授为联合通讯作者,浙江师范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膜污染是限制超滤和纳滤等先进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的核心难题。如何在保持高效分离的同时,缓解有机物在膜表面形成致密污堵层,是当前膜法水处理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针对这一挑战,该研究提出并系统揭示了生物炭(Biochar, BC)活化过一硫酸氢钾(PMS)的预处理策略,通过氧化与吸附的协同作用,实现对膜污染的有效控制。

论文发现示意图

      研究表明,低强度氧化会促进污染物与生物炭之间的紧密结合,形成致密的污染复合层,导致膜比过滤阻力增加近15倍;而高强度氧化则能够破坏污染物间的交联作用,生成疏松多孔的污染层,使比过滤阻力降低近145倍,从而显著改善膜通量。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与热力学建模,团队揭示了不同强度氧化下,污染物-生物炭复合物的水合半径、界面粘附能和化学势差异,是决定膜污染行为的关键因素。该研究建立的多尺度热力学理论框架,为优化BC/PMS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成果不仅深化了对膜污染形成机理的认知,也为开发高效、可持续的膜污染控制技术提供了新思路。论文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这是浙江师范大学膜法课题组2025年在《Water Research》期刊发表的第7篇论文。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5.12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