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论坛 | 第134讲 卢建杭: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分析难点及对仪器材料的挑战
时间: 2025-09-24 作者: 浏览次数: 10

528日上午,浙江埃泰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卢建杭博士为师生带来题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分析难点及对仪器材料的挑战》的企业专家报告。本次讲座于上午93017601举行,由滕佳恒老师主持。


人物介绍

卢建杭,浙江大学博士,加州大学博士后,国家启明计划人才。曾任美国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大气监测技术负责人。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内外专利20余项,曾获中国专利奖发明优秀奖。自2015年起,引领国内团队进行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攻克不锈钢硅烷化钝化等“卡脖子”技术,实现苏玛罐、恒流采样阀等10余种关键产品的国产化,被全国百余家机构科研院校和监测部门认可和采购,并出口欧美。带领团队在2021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并入选2022年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3浙江省首台(套)企业、2024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讲座环节

卢建杭博士从生活中的VOCs切入,介绍了VOCs定义、分类与危害,指出VOCs不仅是臭氧污染和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更因种类复杂、浓度低、干扰物质多等特点,对采样分析的设备材料提出极高要求。他详细介绍了环境空气VOCs监测分析难点,及现有用于VOCs监测分析设备制造的硅烷化钝化技术。通过对比中美技术差距,重点展示了国产化突破:浙江埃泰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硅烷化钝化技术使苏玛罐、恒流采样器等设备性能媲美国际产品;实现大容器(20升以上)硅烷化,在全球首次推出32L48升大容量苏玛罐;研制了臭氧层破坏物质(ODS)标气罐(6MPa35),是全球唯一制造商,获得省首台()装备认定。

针对“为何必须发展自主技术”这一命题,卢建杭博士强调监测设备自主可控关乎国家环境数据安全。浙江埃泰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模式,联合国内多家院校共同助力国产大气监测设备研发,突破国外企业惰硅镀层“卡脖子”技术封锁,团队现已形成大气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服务全链条国产化解决方案。“为国造精仪,为民做利器”。讲座尾声,他提出当前VOCs采样分析设备镀膜技术中仍待攻克的难点,呼吁有志学生投身高精尖仪器设备的研发。


讲座总结

讲座结束后,我院师生就环境监测分析设备国产化等议题与卢博士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本次讲座既彰显了国产科学仪器的创新突破,也为环境监测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