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地环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师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永珍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由“11个深刻体会”与“16个方面谋划”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理论层面的认识论,也有实践层面的方法论,是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其“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
会议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要深刻把握其理论深度和实践伟力,将“七个着力”重大要求融入学院各项工作,着力加强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会议还组织收看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第二集《文以载道》。该片以33分钟纪实影像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推动“八项工程”的生动实践——从“两只手”“两座山”等辩证思维到“文化大省”战略部署,浙江20年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文化基因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文化支撑。
与会人员结合自**享学习心得。
党委书记王永珍指出,在坚定文化自信方面,一是坚持守正创新,走自己的路。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大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历史和实践证明,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二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永流传》、《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创新类栏目广受好评,印证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三是坚持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中华文明自古以兼容并蓄著称,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中实现自我更新,这种“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姿态,正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
在“两个结合”拓展文化根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了我们绝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文以载道》以浙江实践为例,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生动案例,唯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因子贯通融合,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保持蓬勃生机,让中华文明焕发新生。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我们手握历史与文化主动,才能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篇章,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城规系教师党支部书记陈志文以参与首批浙江文化工程的研究经历为例,指出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根”与“魂”。作为党员教师,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融入思政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化价值观,提升文化素养,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文化自信心,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人文地理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霍思慧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文以载道”有着相似的逻辑。在今后支部工作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环科本科生党支部单夕颜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充分展现文化的强大力量和深远意义。安吉余村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这一理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我们应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和实践。
会议要求,各党支部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切实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工作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