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香江学者计划”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我院青年教师王雪玉博士凭借扎实的学术积累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在全国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这是浙江师范大学教师首次斩获“香江学者”称号,也是本年度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学者,彰显了我院在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领域的突出成效,标志着学院围绕学科特色构建的人才培育体系取得重要进展。


图1 2025年香江学者入选名单(部分)
“香江学者计划”自2010年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香港学者协会联合启动,旨在选派内地优秀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赴香港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在一流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该计划实施以来,已成为评价青年科研人员学术潜力的重要标杆,被誉为连接内地与香港学术资源的“黄金桥梁”。每年全国选拔人数不超过60人,申请者大多来自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青年学者。

图2 王雪玉博士
王雪玉博士自2022年加入我校以来,在学校“青年教师提升计划”和学院“环境行为与污染控制团队”的共同支持下,快速成长为学科骨干。研究方向聚焦环境有机污染物与大气颗粒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二次污染效应,集成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表面活性位点识别-反应路径模拟-产物毒性预测”的系统研究框架,深入解析了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胺类抗氧化剂等新污染物在气相、液相及气-水/气-固界面的差异化反应机制,实现了多相界面反应动力学常数的定量解析。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并基于上述研究形成的核心技术,与中国石化石油勘探研究院开展深度合作,成功推动2项关键技术的开发,实现了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此外,王雪玉博士还先后获“校优秀班主任”称号、“成泰共好”奖教金等。此次入选后,王雪玉博士将赴香港科技大学开展大气环境污染的深入研究,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图3 环境行为与污染控制团队
近年来,我院依托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紧密结合学院学科发展需求,构建了“精准培育+平台支撑”的青年教师成长体系。一是实施“导师引领”计划。深化“以老带新”机制,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学科资深教授担任导师,从科研选题校准、项目申报指导到论文成果打磨,提供“一对一”全周期帮扶,助力其快速突破学术瓶颈;二是强化“科研团队”培育模式。依托“膜法水处理”“环境行为与污染控制”和“环境变化与资源利用”等20余个特色科研团队,推动青年教师深度融入团队协作,在重大项目攻关中提升创新能力与协作水平;三是凸显“有组织科研”导向。整合学院实验室资源、野外观测平台及跨学科力量,引导教师聚焦关键科学问题组建研究专班,实现科研资源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精准对接。王雪玉老师的成功入选,正是这一体系成效的生动体现。
未来,我院将持续优化青年教师培育机制,助力教师在环境科学、地理与生态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学校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建设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更多关键支撑与核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