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在行政中心报告厅隆重召开。我院院长林红军、城乡规划系主任陈志文、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马远军受到表彰,三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展现了学院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崇高的育人风范。

右三为林红军,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林红军教授团队完成的成果《面向水处理的膜分离过程热力学新机制及膜结构调控》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成果面向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需求,针对膜分离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膜污染难题,提出了从热力学角度解析膜污染机制的新思路,创新性发现了凝胶类污染物在膜过滤过程中的热力学机制,并发展了基于磁场定向富集和植物多酚改性的抗污染膜制备方法,构建了界面热力学指导的膜制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连续发表于 Water Research 和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等国际顶级期刊,8篇代表性论文全部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近年已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这一奖项的获得充分体现了我院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原创性突破,也充分彰显了学院科研团队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责任与担当。

右一为陈志文,荣获校“郑晓沧奖”
“郑晓沧奖”,旨在表彰长期在我校服务,并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青年教师培养等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教师,激励教师“脚踏实地、诲人不倦,努力成为具有君子之风的绩学之士”。陈志文老师自2005年进入我校工作以来,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潜心育人,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省虚拟仿真项目各1项,获批省级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与教改项目4项。自2016年起,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在浙江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教学业绩考核连续六年获评A等,曾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在科研方面,潜心钻研、乐于奉献,专注于村庄规划及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变迁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一级以上论文5篇。担任城乡规划系主任期间,全面投入专业与学科建设,专业入选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并于2024年成功获批专业硕士点。
陈志文老师此次荣获“郑晓沧奖”,不仅是对其个人教学与贡献的高度认可,也将进一步激励全院教职工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延续务实笃行、育才育人的优良教风。

左一为马远军,“从教三十年”教师代表

表彰会上,马远军作为从教三十周年的资深教师代表发言。他回顾自1995年入职浙师大以来,自己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上的不懈努力,真挚感谢学校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分享自己的教学感悟,强调教育是心灵触碰与智慧启迪的过程,坚持创新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展望未来,他表示将坚持对于专业和知识、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为学校“十五五”规划实施和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继续努力奋斗。
马远军,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进浙江省委委员、金华市委会副主委,2016年民进中央参政议政全国先进个人,2023年度金华市统一战线参政议政榜样人物,浙江师范大学“十佳”最美教师、“十佳”最受喜爱研究生导师、“三育人”先进工作者,金华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市人大立法咨询委委员、市政协委员。先后主持各类地方发展规划100多项,指导国家度假区、国家4A景区等建设项目100多个。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旅游规划等。
近年来,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始终秉持教育初心,以培育卓越人才为己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院事业蓬勃发展。此次教师节表彰,既是对获奖教师躬耕教坛、潜心育人、无私奉献的高度肯定与深切致敬,更是对学院全体教师在立德树人守初心、科研创新攀高峰、社会服务担使命等方面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现,充分彰显了学院矢志不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信念与卓越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