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榜样 | 朱丽东:自信前行,矢志不渝
时间: 2025-10-11 作者: 浏览次数: 10

自信人生二百年

桃李不言绘芬芳

她就是朱丽东老师

“经纬·师大人家”资深教授奖教金


人物介绍


图片


朱丽东,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第四纪研究会会员,曾任浙江地理学会自然地理分会副主任,现任浙江省气象学会理事。2004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19年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地理学硕士点负责人。任职地理系系主任期间,获批地理学国家级一流专业、资源分析与规划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理学省级特色专业、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等重点平台。参与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出版校级重点教材1部,完成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多年从事中国亚热带第四纪环境变化及地球化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全球变化的中低纬区域响应与人地适应机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国内外重要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6篇,出版教材及专著3部。


图片

朱丽东受聘校第十届教学督导


主要事迹


朱丽东认为,自信一直是支持她发展的初心和动力。“自信是对于自身能力、价值和判断力的信任度,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做事和人生阅历积淀中形成的。”在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成长时,她也总是透着一份自信。她眼中一位比较优秀的研究生,因论文预答辩过程中一些内容受到评委老师质疑而几乎失去自信时,朱丽东老师深知坚持学术自信的重要性,在她的帮助下查找问题,指导学生拓展思路,重拾自信,最终交出了3A的盲评答卷。

十九岁便步入高校任教的朱丽东,从青涩懵懂起步,不断自我挑战,逐渐成长为能够胜任多门专业课程的“全能型”教师:知识体系日益系统,教学探索不断深入。在她身上,总能感受到一种坚强与自信——她以自信的态度面对学习、投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也正是凭借这份自信,朱丽东在浙江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先后荣获“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师大先锋、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优秀共产党员、“经纬先锋”榜样人物以及“郑晓沧”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图片

朱丽东与北师大葛岳静教授一行三人来我院学术交流


在科研道路上,朱丽东始终秉持不懈探索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她长期专注于中国南方红土区的环境变化与人地适应研究,在大量野外实践的基础上,系统积累了样品、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并积极引入多学科交叉视角,不断拓展研究路径。她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多次获得省级科研奖项。

谈及陶瓷产业布局,这看似属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但在一次实地考察中,朱丽东并未囿于传统的人文地理思维。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对细节的敏锐洞察,她将制陶业与制陶原料(黏土)联系起来,进而从风化阶段性的角度切入,阐释了不同陶瓷产品与风化过程及风化产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提出陶瓷产业同样具有“地带性”特征的重要观点。“敢于拥抱不确定,动态看待自信这一贯穿学术与人生的核心驱动力”,朱丽东如是说道,这亦是她在科研道路上不断突破、持续产出成果的深切体悟。


图片

朱丽东与叶玮教授带研究生去山西野外考察

图片

朱丽东听青年教师讲课


从教四十余年来,朱丽东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鼓励为主导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引导他们在学术与实践的道路上稳步成长。在人才培养方面,她以高质量育人为根本目标,自2000年加入浙江师范大学以来,共培养硕博士研究生78名,指导的学位论文中涌现出省优秀硕士论文5篇、校优秀硕士论文10余篇,并有10余名毕业生进入国内高校任教。同时,朱丽东重视教学传帮带和教育实践的结合,在探究高校卓越地理人才培养模式、地理专业“五行合一”实践教学模式等领域,主持并完成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她曾带领的地理2011级(2)班实现科研训练全覆盖,班级就业率突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整体氛围积极健康,展现出优良的育人成效。


图片

朱丽东与2019级毕业生(王怡然、张佳琦)合影

图片

朱丽东带学生赴宁波舟山实习

图片

朱丽东陪同全国高校地理联合实习专家赴江郎山考察


自信前行,助学科发展

矢志不渝,育学子英才

她在教学的沃土上耕耘不怠

也在探索地球中坚定使命

经天纬地,求索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