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由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名师网络工作室项目管理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学会地理教学分会、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联合主办,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环学院”)、杭州第四中学江东学校共同承办的“2025年浙江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暨浙师尖峰教育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地理学科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及教育研究者齐聚一堂,以“人工智能赋能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引领课堂创新”为主题,共话地理教育变革,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
开幕式群贤云集,擘画地理教育新蓝图
10月16日14:00,论坛开幕式在杭州第四中学江东学校报告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地环学院副院长贾佳教授主持,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锋,地环学院院长林红军教授,浙江省中学地理教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部主任郭剑峰,杭州第四中学江东学校校长高光辉,浙江省教育学会地理教学分会会长、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周红星,浙江省特级教师汤国荣、耿文强等领导嘉宾出席,近百名参会代表共同见证盛会启幕。

蒋锋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的关键载体,面对“双新”改革与智能时代浪潮,浙江地理教育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他充分肯定本次论坛对全省地理教育资源整合、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期待通过名师名校长的引领,打造浙江地理教育新标杆。
林红军院长代表承办单位之一的地环学院致辞。他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领域的优势——学校拥有34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ESI全球前1%学科,综合实力连续14年位居全国高校百强,为地理教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他强调,本次论坛聚焦“AI+地理教学”,既是对教育变革趋势的精准把握,也是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实践,地环学院将持续推动高校研究与一线教学联动,为浙江地理教育注入“浙师动能”。
高光辉校长作为承办方代表致欢迎辞,对全体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杭州第四中学江东学校在地理学科教学、实践育人方面的探索成果,承诺将全力保障论坛顺利开展,为参会者搭建高效交流平台。开幕式最后,全体领导、嘉宾与参会代表共同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浙江地理教育界的重要时刻。

多元活动亮点纷呈,聚焦教学创新与素养培育
本次论坛为期3天,设置校长沙龙、名师论坛、课堂教学展示、专题讲座、研学旅行五大板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覆盖地理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核心议题。
校长沙龙:共议地理教育发展核心议题
10月16日14:40,校长沙龙率先开启。富阳中学马伟贵、温州中学林孙成、余姚中学钱海林、杭州第四中学江东学校高光辉四位名校长围绕七大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从“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到“双新背景下深度教学创新”,从“山海协作与共同富裕的地理教学融入”到“数字赋能与地学前沿应用”,再到“人地协调观与生态浙江教育”“地理教育新视野与高中教育变革”“教学新变革与学校管理思维”,校长们结合学校实践案例,分享经验、碰撞思想,为地理教育与学校管理融合提供新思路。

名师论坛:探索核心素养下的作业设计
16日16:00,名师论坛聚焦“核心素养下的地理作业设计”。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周上荣、浙江省春晖中学张文军、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毛庆云、浙江省桐庐中学牛明四位专家分别作20分钟专题分享,从作业设计的目标定位、内容创新、形式优化、评价反馈等维度,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如何通过作业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地,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方案。




课堂展示:呈现高三复习课优质范例
10月17日,论坛进入课堂教学展示环节。杭州二中钱江学校王亦茹、浙江金华第一中学夏丽娟、富阳区江南中学陈琦、杭州第四中学江东学校陈华秋四位优秀教师(其中王亦茹、夏丽娟曾获浙江省课堂教学评审一等奖),分别执教《高三复习课》,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与课堂驾驭能力。四位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融入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技术辅助等元素,打造高效复习课堂,获得参会者高度认可。

课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周红星(金华市教育研究中心)、汤国荣(南浔高级中学),以及桐乡高级中学鄢凯、杭州第四中学梅培茹分别进行评课与微讲座,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创新、核心素养渗透等方面进行专业点评,提出优化建议,让参会教师在“听课—评课”中深化对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理解。

专题讲座:解读AI赋能地理教学路径
10月18日,两场高规格专题讲座为论坛注入前沿理念。上午8:30,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临海市教育局党委委员王卫兴分享“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培育经验”,从成果培育的选题、研发、实践、总结等环节,为参会者提供基础教育成果转化的“浙江经验”。

9:30,浙江省中学地理教学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部主任郭剑峰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引领课堂创新”专题讲座。他结合AI在地理情境创设、复杂地理过程模拟、个性化学习推送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深入解读如何利用智能技术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实现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深度培育,为参会者打开“AI+地理教育”的新视野。

研学旅行:践行人地协调观教育
18日14:30,参会者前往杭州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开展研学旅行。本次研学以“人地协调观与生态浙江”为主题,通过实地观察湿地生态系统、分析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地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解决相结合,让参会教师亲身感受“实践育人”的魅力,为后续开展地理研学教学积累经验。

论坛圆满落幕,为浙江地理教育注入新活力
10月18日16:30,随着研学旅行的结束,本次论坛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为期3天的论坛不仅汇聚了全省地理教育领域的优质资源,更通过“思想碰撞—实践展示—经验分享”的模式,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浙江地理教育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浙江师范大学地环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地理教育学科发展与基础教育实践服务。未来,学院将持续依托“浙江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浙师尖峰教育论坛”等平台,深化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路径,为培养更多具备核心素养的地理人才、推动浙江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主页
学校主页
                                 English
English
                                